用户名:密 码:注册|找回密码华财网手机版|设置首页

当前位置 > 首页 >>资讯 >>教育 >>乡村振兴新动力,绿色发展正当时

乡村振兴新动力,绿色发展正当时

时间:2025-07-11 16:24:14来源:华财网www.ihuacai.com字号: 浏览:

7月8日,武汉科技大学“沁研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目光投向了十堰市郧西县上津镇石庙子村的绿色发展实践。团队成员跟随村干部徐胜武,深入了解该村在新能源、生态农业和环保治理等方面的创新探索成果,探寻该村的绿色蝶变之道。

荒山披“蓝甲”,阳光变财富  

实践团队初到村庄,便被远处山脊上整齐排列的太阳能板所吸引。徐胜武对此介绍道:“这些太阳能板是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发电后直接输送到上津镇变电所,再由变电所统一调配至各用电区域。”光伏板项目利用原本荒废的坡地,既盘活了闲置土地,又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收益。电力直接输送至县域电网,优化了能源结构,同时减少了碳排放。

稻田里的“绿色防线”

走进田间,团队成员张浩发现这里的稻田每隔一段距离就竖立着黄色的牌子,徐胜武解释道:“这是驱虫板。我们村现有400多亩稻田,为减少农药使用,所有稻田都安装了黄色驱虫板和紫外线防虫灯等物理防虫设施。”

据团队了解,稻田均采用物理防虫技术,并严格执行“成熟前21天零农药”的规定,确保稻米品质安全。此外,村里定期组织农户培训,推广绿色种植技术,让生态农业理念深入人心。

稻田里的驱虫板

小木屋里的“环保密码”

来到生态木屋前,徐胜武向团队成员介绍道:“这是郧西县“六无乡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无垃圾、无污水、无塑料、无化肥、无公害、无柴火。生态木屋主要用于回收废弃农药瓶和农用地膜。”过去,随意丢弃的农药瓶和不可降解地膜对农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今通过该系统可对废弃物实现统一回收处理。

队员潘雅婷对木屋的回收运行机制和回收废弃物的最终处理手段很感兴趣,徐胜武回答:“我们现在是以3毛钱的价钱回收这些农膜,回收点每天都有专人清运,所有废弃物都会送往专业机构进行规范化处置。”这样的回收机制实现了“回收—运输—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生态木屋

双向赋能:支教与调研同行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白天为石庙子村高扁小学的学生讲授环保知识,傍晚则走访村庄,记录绿色发展经验。张浩表示:“石庙子村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协同推进,这对我们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乡村振兴服务提供了宝贵参考。”团队的调研成果将转化为环保课程案例,向更多人展示乡村的绿色智慧。(潘雅婷 张浩)

来源:东方财经网 作者: 综合 编辑:综合

投稿咨询邮箱:ihuacai@qq.com加入收藏】【设为首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华财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华财网”和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华财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侵权本网会及时通知用户删除或强制删除相关信息。 3、华财网为用户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与华财网无关。4、华财网友情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