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党建指导员”提升“两新”党建质效
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其党建工作的质效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稳固与发展动能凝聚。选派党建指导员深耕企业党建,是激活“两新”党建活力的“红色火种”。要坚持全域统筹,精准选派党建指导员到企业指导推动党建工作,以专业赋能释放组织效能,在企业发展的热土上厚植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精准选派育强领头雁阵。选准人、派对人,是党建指导员发挥作用的根本前提。骨干人才的纯度,决定着党建工作的效度;先锋队伍的质量,影响着组织建设的质量。为此,要严把入口、优中选优,确保党建指导员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要坚持把政治过硬作为第一标尺,选拔理想信念坚定、党性修养深厚、纪律意识严明的党员干部作为党建指导员,让忠诚基因成为最鲜明的底色。要紧扣企业需求与业务特点,从经济、法律、管理等领域精选专业人才,确保党建指导员“人岗相适、人企相融”。要打破地域、部门、层级限制,统筹机关干部、退休干部、党员先进典型等多元力量参与。
深化培训锻造专业本领。党建指导员的能力厚度,决定着党建工作的专业高度,影响着服务发展的实践深度。为此,要以学赋能、以训提效,引导党建指导员克服“本领恐慌”、练就“硬核担当”。要聚焦党务知识、政策法规、企业管理三大关键模块,开发“理论+案例+实操”融合课程,让党建指导员既懂“党言党语”,又通“企情企需”。要采取情景模拟、现场教学、导师帮带等多元模式,推动培训从“纸上谈兵”转向“沙场练兵”,在互动研讨中碰撞智慧火花,于实践课堂里锤炼实战能力。要实施“一人一策”跟踪培养,让培训成果可量化、能力进阶可视化。
健全机制释放发展效能。党建指导员的价值,在于成为政企协同的“黏合剂”、资源整合的“转换器”。为此,要以机制创新破除壁垒,用制度保障激活效能,以党建引领赋能发展。要建立定期走访、问题会商、限时办结制度,让政策诉求上传下达“零时差”,急难愁盼解决“无梗阻”。要指导企业创建党员先锋岗、红旗车间、技术攻坚队等载体,推动党建活动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使组织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要强化考核激励,将服务成效、企业反馈作为重要的指标,让实干者得褒奖、有为者有舞台。
躬耕实践诠释先锋本色。“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党建指导员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此,要将为民情怀融入血脉,在服务企业职工中展现作为。要始终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倾听职工心声,回应企业关切,让党的温暖照进每个角落。要弘扬务实作风,沉到车间班组,深入生产一线,以真心化解难题,在解决“关键小事”中践行初心使命。要严守纪律红线,筑牢思想堤坝,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先锋形象。(程序)